3)第二百六十六章锡兰府(下)_大风起兮云飞扬之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建立临时的营区,设立基本的防御是足够了。此后的主要人力就开始建筑正式的码头,这是主要的工作。海军工程兵营总数三百多人营长何济公,也算是一个小型的施工队了。然后派出通事(翻译),带着士兵去附近招募劳工,扩大基建队伍。

  徐阶和于小六则带上一个营的兵力和考察队,按照地图,带上经纬仪,出发去考察刚刚到手的占领地。修正完善地图,标注地名,查看民情,特别是当地有没有民间的武装,达到什么程度,在可以到达的边界处设置边界木桩。总之是掌握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的行动做准备。

  1515年(弘治二十八年)4月14日,王阳明到达了锡兰,汇合了先期到达的徐阶和先遣部队,此时那里的码头已经建设了两个月,可以停靠大型舰船了。

  王阳明对先遣部队的工作成果和对占领区细致的考察给予了肯定和褒奖,他拿着徐阶新修正完善的地图十分的满意。对照着地图,几个重要的地名就应该重新命名了,以符合汉语的习惯,这也是为了今后的管理方便。

  兰芳王国占领区的名称早就定了,叫做“锡兰府”,锡兰岛北部很小,就是一个县的地盘,为什么不叫锡兰县呢?这就要考虑人们的先入为主的习惯了。此地是一个重要地点,自然会引人注目,第一次如果叫了“锡兰县”的名字,那么今后扩大了地盘,需要叫做“锡兰府”了,这个名称就不好改了。所以尽管只有一个县,依然称作锡兰府。

  基地建设工地上已经招收了一些当地的民工,有僧伽罗人、泰米尔人。

  锡兰王国现在有僧伽罗族、泰米尔族、摩尔(穆斯林)等民族,其中,僧伽罗族占%,泰米尔族占%,摩尔族占%,其他民族占%。这里,海外华人不能说没有,但是太少了,这里就是僧伽罗人的天下,印度次大陆上过来的移民肯定不少,但是这些人与僧伽罗人属于同一个种族,语言也相同,是分不清楚的。

  锡兰就是今天斯里兰卡的旧称,明成祖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到达锡兰,自此两国交好,锡兰成为中国藩属国,定期向明朝进贡。

  公元1459年(天顺三年),当时的锡兰王子世利巴交喇惹亲自带队向明朝进贡,由藩国王子亲自进贡,这种情况在历史上是少之又少,他来到中国后,由在泉州任职的官员郑远接待,这个郑远并不简单,因为他是已故的郑和的堂侄,郑和下西洋时,他曾经作为随从同行,也到过锡兰,受到锡兰国王、王子的热情款待,所以郑远和锡兰王子也算是相识。

  在福建泉州,有个土生土长的福建女子,她的名字叫许世吟娥,从名字上看她已经很特别,从她的身世看,她更是特殊至极,因为她竟然是五百年前,来到中国朝见明朝皇帝的锡兰王子的后代,根据考古和发掘,证实许世吟娥正是那位锡兰王子的后代是锡兰公主。

  虽然有良好的基础但长远的说,在这里是要建成兰芳王国的海外领地的,因此,民族政策就不得不重视,并且要尽快的实施。这些政策与本土少数民族地区执行的政策就要有区别了。

  首先是语言,兰芳王国当然要推行汉语教育,汉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但是要允许本地语言的存在,不能强令禁止。户籍登记提倡使用汉字名字,同样不能强令改为汉族名字,原名是允许存在的,唯一的限制措施就是六个字,超过六个汉字的名字必须改。在服装、民俗等方面也是类似的政策就不细说了。总之是要正视锡兰多民族的存在,如果强行同化是可能引发反抗的。

  比较麻烦的是这里的宗教,锡兰王国虽然这里有多种宗教,但是佛教居于统治地位,但伊斯兰教也不少。

  宗教是个大原则的问题,容不得含糊。这就是朱厚炜为什么会把王阳明派到锡兰的原因。王阳明是集释、儒、道三家一体并创立心学的圣人,完全有能力解决这里错综复杂的宗教关系。

  印度是佛教的发源地,僧伽罗人本身就信奉佛教,其他信奉伊斯兰的人也不少,满剌加是伊斯兰国家有他们的帮助在这里也不会引起不满和反抗。

  请收藏:https://m.bqu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